有家长问:孩子总咬尖,和同龄孩子玩,总有冲突,爱把别人孩子弄哭,不高兴就不好好玩,就破坏,没有一点合作,怎么纠正呢?
我们说:咬尖的孩子,一定有咬尖的家长。如果孩子厚道,家长肯定厚道。厚道的家长未必培养出一个厚道的孩子,但是厚道的孩子肯定后边有一个厚道的家长。
孩子如果是描述的这样,家长肯定也是这样的,只不过成人社会都学会了客套、礼仪、社交,隐藏的比较深而已。这样的家长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,看看自己是不是咬尖。
什么是咬尖?咬尖就是不吃亏。大人经常强调“公平”,其实内心是生怕自己和孩子吃亏,就是在追求比别人强。什么是“公平”?要求别人对自己公平,这其实错了。
中国有句老话叫“严于律己、宽以待人”。对自己苛刻一些,对别人要宽容一些,这才叫“厚道”,家长要做厚道的人。
过去讲“吃亏是福”,为什么呢?因为吃小亏,就有格局。小亏吃了,这人就厚道,他就自然能很好地跟别人相处,谁都愿意跟一个肯吃亏的人交朋友,而不愿意跟处处不能让利的人去交朋友。
我们为什么十多年来坚持办家长学校,公益地给家长讲课?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家长,家长的意识和行为纠偏后孩子的成长才会“事半功倍”。
多年来我们总结了一些话给家长,这些话对与我们长期同行的家长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,比如:“家长是孩子的天花板”,“家长教育无非厚道”,“宽以待人、严于律己”,“任劳任怨、含辛茹苦、忍辱负重、无怨无悔”等。
总结:孩子是家长的影子。不用改孩子,家长变,孩子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