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家长论坛  > 教育分享 > 认知

容正教育的汉字思维| 字里藏“學”<一>

2019/4/28 21:55:40 人评论

字里藏學容正教育的汉字思维汉字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,这里的门道可不少。 汉字可以流传至今,就是因为,汉字与生活息息相关。一个汉字即是一幅画,一件事儿,一个理儿。每个字追根溯源都能找着它的本意,并且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。而“教育即生活”。其实,在几千年前,…




容正教育的

汉字思维



汉字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,这里的门道可不少。

 

汉字可以流传至今,就是因为,汉字与生活息息相关。一个汉字即是一幅画,一件事儿,一个理儿。每个字追根溯源都能找着它的本意,并且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。

而“教育即生活”。其实,在几千年前,咱老祖宗就已经把教育这点事儿参透了,并把教育的道道藏在了字里,让后辈细细品味。

 

那今天,咱们就来说说,藏着“教育”的那些字:


把“學”字分解看,上面是一双手,手里捧着“智慧”;下面是一個人要學習這些“智慧”;而中间的宝字盖,代表一间房子,或是一种约束,把这个人固定在一個地方學習。


我們可以将“智慧”理解成读书或者听课,这里要强调的是,想做这件事儿的意愿发出不在于上面的手,而是来自于下面的人。


所以,學習的意愿来于自我,我想学,我要学。是由学习者主动发出的。


将学习者固定在一個地方學,换句话说,就是學要有约束,有规矩,不能松松散散,不可以随随便便。


所以,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,要下苦功夫,要下“笨”功夫,不可以走捷径,不可以投机取巧。

學習,學和習放在一起,组成一个词,但从顺序上,说的是两件事儿。


“習”的本意,是指鸟儿羽翼尚未丰满时,便不断地张开翅膀,反复练习飞翔。


學与習相比,習更重要。習的作用有两种:一,种种子;二、检验。

 

學到了不代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。只有反复实践,才能将學到的知识得到检验,并从中埋下兴趣的种子;能在反复实践中寻到学习方法,最后真正融汇,内化成自己的东西。

下苦功夫去学,最后在反复实践中得到了,苦尽甘来,心中就会有“悦”。所以说:“學而时習之不亦说(悦)乎”。


这个字,非常有意思,从字面上看,左边是“習”,右边是“元”,原来“習”的元,就是玩啊!

“元”,《大易》、《春秋》中都讲“元”。“元”代表着生生不息,终而复始,“元旦”既代表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,说“翫”是“習”的元,可想而知,翫儿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啊!

翫也分两种不同的翫儿,有能让心沉下来的,也有让心浮起来的;

 

以前的“翫”是捉个虫儿、养个鸟儿、写写字儿、下下棋……都是需要琢磨,能让人心静下来的事儿。这样的翫儿,是为以后的學習积累经验和耐性。


而现在的玩儿,KTV、游戏厅、IPID、各种竞技、猎奇的游戏,勾起来的全是欲望,让人更加心浮气躁,哪还会把心撒下来研究學習这点事儿。

总而言之,學是自己想學,自己要學,如果不是主动发出的,永远都學不进去;如果學而不習,只泡在书中、课堂上,不走出去,不亲自实践检验,永远都等于没學;但要是不会翫儿,没翫儿过,就不要谈“學習”二字了。

 

所以,还要先会翫儿,翫儿明白了,也就会學習了。學完了再去習,反反复复,内化、出新。學習这点事儿,就真不是事儿了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图片

    暂无相关数据...